时间:2022-02-10 10:38:14 作者: 人气:
本期嘉宾:华宝基金 多元业务总监、海外展业部总经理管逸惟
嘉宾简介:管逸惟 ,现任华宝基金多元业务总监、海外展业部总经理。 曾先后就任高盛公司日本股票机构销售,北京高华证券股票机构销售主管,北京高华证券上海营业部总经理和瑞银证券中国区股票机构销售主管。
访谈时间:2022年2月
未来,国内资产管理产品会朝着定制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 管逸惟
当前,国内不同类型的资产管理机构,都在拥抱财富管理大浪潮。而在这场浪潮中,国内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形态也会发生革新。那么,什么形态的金融产品会迎来发展?海外金融产品的发展变化对我们有哪些借鉴意义?国内资产管理机构又该如何提前做些布局呢?
针对这些问题,本期国海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专访了华宝基金多元业务总监、海外展业部总经理管逸惟。
未来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有哪些趋势?
靳 毅:自《资管新规》推出之后,国内财富管理行业进入了新时代。您过往也曾在知名海外金融机构任职多年,能谈一谈它们是如何做财富管理业务的,对国内各个资产管理机构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有哪些借鉴吗?
管逸惟:不同海外金融机构做财富管理业务的风格还是有蛮大区别的。以某大型美资行为例,整体风格是偏敏锐和创新的,所以公司会做很多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有多样化的产品策略。公司会根据各类客户的需求来确定资产投资和财富管理方案。这些方案很多都是定制化的,是充分考虑了负债端需求后做出的投资决策。
相较于美资行,欧资行的整体风格更加偏稳健。很多欧资行因为历史沿革的原因,能够吸引到很多以家族信托形式成立的资金,这些资金更像是Old Money,它们对于收益弹性的敏感度不高,更加强调资金收益的稳定增长。
不过,它们也是存在一些共性的,比如说都会根据客户的偏好或需求来设计产品,尽管可能设计出来的产品也会有些同质化,但整体来说还是充分考虑了负债端的期限与风险偏好的。我认为这是未来国内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借鉴的。
另外,还有一点是这些海外机构基本上都是可以做全球配置的,而且会运用很多对冲产品,这是国内资产管理机构在管理产品时所欠缺的。当然,这也是因为目前国内的资产收益率还比较高,所以国际化与多元化投资的动力不足。
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无风险利率再下台阶,以及人民币逐渐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内资产管理产品或业务也会被倒逼拓展,变得更加多元化、国际化。而在此前之前,资产管理机构其实是可以提前布局的。
靳 毅:其实,最近两年,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国内也出现了新的产品形态——“固收+”。相较于国内,海外更早地进入了低利率时代,您能简单谈谈海外“固收+”产品的发展历程吗?比如说,经历了哪些迭代与变化?
管逸惟:其实,在我看来,“固收+”产品是单类资产产品向多元资产产品转型发展的过渡形态。
早期,在海外固定收益还有一定收益,且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基金产品单纯投资普通债券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对稳健的收益。
但是,随着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单纯购买普通债券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率要求,所以混合着高收益债券、或转债、或股票、或大宗商品的混合型基金,变得更受市场欢迎。
所以,目前海外的产品很多是多元资产基金,这些产品可以投资全球资产,进行全球配置。其中,FOF是一类典型代表,我觉得FOF日后也会成为国内基金产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产品形态。
进行多元资产配置有哪些关键点?
靳 毅:刚刚提到了多元资产基金,而您作为华宝基金多元资产业务总监,在多元资产配置上有丰富的经验。在您看来,要想做好多元资产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或者能力呢?
管逸惟:关于多元资产配置,我认为需要关注资产和配置两大维度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对市场上的各类资产或者说策略有比较清晰的认知。熟悉这些资产或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更适合什么样的宏观经济与流动性环境,以及能承受的资金体量等。
以我们华宝基金为例,由于我们公司部分产品是可以投资私募产品的,所以不仅在股票多头、量化选股策略上有深入研究,在对冲、市场中性、指数增强、CTA等各类资产策略上的研究功底也比较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进行多元资产配置时的选择就不至于过于狭隘。
其次,是在配置方面,还是要建立基于资产/策略的比价模型。也就是根据当下的经济基本面,流动性环境、股票市场整体风格、各类资产的估值水平、策略的过往业绩表现等,来初步判断不同资产是处于高估还是低估,不同策略的表现是否会持续有效等。最终,选择出适合当前环境的资产或策略。
靳 毅:您刚刚提到了很多不同的产品策略,其中就对冲策略而言,这类策略目前在国内的体量仍然比较小,但在海外却是主流策略之一。您如何看待这一产品策略后续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呢?
管逸惟:在我看来,虽然国内产品目前仍然是以单一做多的模式为主,但未来对冲策略也会逐渐成为主流。
其实海外产品也是经历了单一做多策略向对冲策略转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欧美等资本市场有过多轮的市场大幅波动,也正是因为这些市场波动,促使投资人有了追求新产品模式的思路和想法。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虽然体量已经非常大,但是经历的周期还远远低于海外市场,毕竟我国资本市场的存续年限就比海外市场短很多。
未来,当国内资本市场经历的波动更多,对冲策略将会逐渐被投资者、资产管理机构,以及监管层所接受。而伴随着投资观念的改变,国内也会涌现出更多样化的对冲工具、对冲策略和对冲产品。
FOF市场的大未来
靳 毅:目前,美国FOF市场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整体体量也比较大,您能简单分享一下美国FOF市场兴起的过程?有哪些因素推动了美国FOF市场的繁荣呢?
管逸惟:其实,美国FOF市场的大扩容主要是在2001年到2010年这10年。而这背后有2大推动因素:
第一是美国共同基金市场的日渐成熟。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市场上的公募基金数量很多、种类已经比较齐全。而且,普通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关注度在不断抬升,也催生了对基金组合的配置需求。
第二是美国养老金制度的一系列变革,特别是401K的普及。美国的养老计划其实经历了从DB模式(待遇确定型模式)向DC模式(缴费确定型模式)的转变。在DB模式下,雇员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金额是固定的,而在DC模式下,退休金账户的本金和投资收益会归属于雇员。其中,401K计划是DC模式中最普遍的一种。
随着DC模式逐步取代DB模式,美国的退休金开始更多地流入证券市场和共同基金。而由于市场上的基金数量和种类繁多,所以FOF基金就成为了退休金参与基金投资、分散投资的重要工具。目前,美国FOF基金80%以上的资金就来自于相关养老金计划。
靳 毅:进一步聊聊美国FOF产品投资策略的情况,能否谈谈您对美国FOF产品投资策略的看法,以及它们这些产品策略是否可以有效运用到国内市场呢?
管逸惟:美国FOF产品的投资策略,目前主要是分两大类,一类是目标日期的配置策略,一类是目标风险的配置策略。目标日期的投资策略主要是针对养老投资资金,它会给定一个特定日期,这个日期一般是预计的退休年份。然后,这一策略一般会随着日期的逐步临近,降低在风险资产上的暴露程度,增加在非权益类资产上的持仓。通常是为了达到退休日期之后仍然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生活保障资金的目标。
另外一类目标风险的配置策略,则是基于风险的投资方式。一般也会分为积极、稳健、保守三大类产品。然后,通过一定的资产配置比例调控,来达到既定的风险与收益目标。
就目前来说,国内FOF产品的投资策略更多还是与目标风险策略相接近。市场上也存在不同风险与收益特征的FOF产品,虽然整体上更多还是偏稳健和保守的类型。不过,我觉得未来匹配退休年限的定制化的FOF产品也会出现,而这类产品能更有效地对接养老资金的需求。
靳 毅:我认为,未来国内基金产品的数量、规模以及品类也可能会上一个台阶,叠加国内养老资金的需求,国内FOF市场潜力应该也很大。那么,在您看来,未来国内FOF产品的市场会出现哪些变化?或者说,未来要想管理好FOF这类产品,需要着重关注哪些变化?
管逸惟:首先,我觉得需要关注未来是否有成规模的新产品出现。对于FOF来说,产品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成规模的新产品的出现,对于FOF来说是有利的。
当然,我个人也是觉得未来会有成规模的新产品出现。比如说,我认为未来REITS就是一类很好的产品。这类产品目前在国内仍然处于初步阶段,未来多年之后,可能也会像海外一样做商业地产的项目,产品的业务模式会更加多样化。
另外,在财富管理行业扩容、但头部越来越集中化的市场背景下,很多资产管理机构迫不得已需要去做产品创新与产品特色。目前也有很多资产管理机构,在根据市场风格和客户需求设计一些创新产品了。这些因素对FOF市场的发展都是相对利好的。
其次,要时刻关注新兴业态的出现。由于FOF是多元资产配置,所以需要时刻关注全球各个新兴业态的发展动态,比如说区块链、元宇宙、加密货币等。虽然这些业态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都是很难预测的,但是这些业态的变革可能会对相关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海外的FOF产品投向是不限于一二级市场的,所以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国内的FOF产品也会是类似的形式,因此我认为也应该提前关注全球各个行业技术的发展,这样也能为后续配置做好准备。
相关声明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构成相关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政策风险或市场风险会对投资决策造成波动;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