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10:38:02 作者: 人气:
台风“梅花”日前登陆我国,大风降雨天气造成局部秋粮倒伏。今年三季度以来,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部分地区农业干旱和高温热害叠加。这提醒我们,要做好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必修课”。各地在抓好农业防灾减灾的同时,还要着眼长远,建强设施、培优主体、健全机制,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
农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自然灾害。我国常年农作物受灾面积约3.6亿亩。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600多亿斤。这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事件增多,各类自然灾害发生偏重,对农业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自然灾害来得快、影响大、预测难,如果没有较强的农业抗风险能力,一旦发生流域性的洪灾、大范围的干旱,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而一旦大灾形成,损失就不是小数目。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种植制度复杂,各种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危害程度、应对措施都不尽相同。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立足于防、着眼于早。各种人工干预虽然不能消除自然灾害本身,但可以提高应对灾害的有效性。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面对可能的灾害,要多措并举,力争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
建强设施,可以筑起抵御自然灾害的屏障。尽管农业科技已取得很大进步,但部分地区在相当程度上依然靠天吃饭。这就要求夯实农田基础,努力实现旱能灌、涝能排。2020年,吉林省连续遭遇台风袭击,多地作物倒伏严重,但梨树县倒伏较少,原因就在于推广了黑土地保护的梨树模式,耕地质量高,根系扎得深。今年以来,长江流域面临持续干旱,但受影响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灌区末端、丘陵岗地和“望天田”,与这些地区耕地条件差、抗旱机井少有关系。建强农田基础设施,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各地应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更多用于农田基础设施。
培优主体,可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效率。长期以来,我国专业化农业防灾减灾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地方发生灾害,应急抢险的农机队伍却组织不起来;改种补种时,救灾种子还得四处寻找。中央提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农业防灾减灾是落实党政同责的重要内容。各地要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充分发挥农技人员、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在灾害评估、科技抗灾、生产恢复中的作用。通过培优主体,引导农机合作社等做好机具和技术准备,灾害一旦露头就能及时顶上,可减少旱涝损失。
健全机制,可以形成应对自然灾害的合力。帮助农民抵御自然风险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农业农村、水利、气象、金融保险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指导农民有效避灾、科学防灾、精准抗灾。气象部门的强项是农业气象监测,要强化农业气象服务,提前发布精细化预警信息;农业农村部门长于农技指导和服务,要分品种分区域发布应对措施和补救手段;水利部门的强项是水利工程调度,要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调配水库、山塘蓄水量,储备抗旱水源;保险机构着力点在农业保险定损和理赔,要提高赔付效率,帮助农民灾后尽快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