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2 12:38:02 作者: 人气:
每经记者 李沛沛 每经编辑 彭水萍
7月22日,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公司将迎来三年限售期的首发前股份上市流通。公开数据显示,单日解禁市值超过2200亿元。
在这其中,有一部分蛰伏已久的VC/PE将迎来限售股的解禁。事实上,早在科创板开市满一周年,持有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的创投基金就曾掀起过一波减持潮,其中一些机构的投资周期相当长,有的已经超过10年。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创投基金的渗透率非常高,此次三年限售股的解禁也标志着他们终于迎来了收获期。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81605
有VC/PE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禁过后的退出还是要看股价,股价上涨时肯定是更有益的退出时机,但“机构卖股票都是交给专业的大宗交易的第三方来做,二级市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退出方式,但是其阶段性的涨跌其实和我们关联很有限”。也有专业人士指出,锁定期3年的多是公司实控人、核心技术骨干等,投资机构的量“并不大”,并且由于相关约束,整个减持动作可能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三年前,首批25家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成功为投资机构拓宽了退出渠道,私募股权基金也成为连接早期初创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
在2021年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之际,我们已经看到了VC/PE的集中减持潮,仅仅两天拟减持规模就超过百亿。而在今天,创投基金又迎来了三年限售期首发前股份的集中解禁。
根据相关规定,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首发股份。三年期限已至,意味着对这部分股份可以进行减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了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此次解禁潮中,机构股东的限售股持股情况,让大家可以更加一目了然。
(数据来自公司公告,Wind)也有VC合伙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供职机构也有投资企业在科创板,此次将迎来解禁,“到时可能看股价情况来定”。
来自投中研究院和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VC/PE对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渗透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并且一直保持了增长的态势。2020年这一数字是82.76%,到了2021年上升至85.2%,今年上半年VC/PE对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90.6%。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科创板的快速审核效率可以帮助其缩短投资循环周期、实现良性退出,过去几年的实践也吸引了越来越多VC/PE的入场。但另一方面,创投基金的扎堆减持会对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科创板限售解禁总规模是10857亿元,其中7月解禁规模约为2800亿元,相较前两年同期有着比较明显的增加,并且这一波解禁潮以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为主。也正因如此,引发了市场对于流动性的关注。
浙商证券近日在研报中指出,市场担心科创板解禁,但其认为影响有限,原因在于,“大非”解禁后股价往往易涨;“小非”解禁虽有影响,但1~4月已提前调整,且约260多家公司今年没有“小非”解禁压力,7月“小非”占比较低。
除此之外,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已有多家发布了延长限售股锁定期/解禁日起6个月内不转让或减持的公告,给市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多家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就在公告中表示,一段时间不减持股票,主要基于对行业前景及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也意在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部分延长锁定期和承诺暂不减持的科创板公司(数据来自Wind,浙商证券)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里,为了避免减持对二级市场造成冲击,监管机构也在科创板的相关政策上也推出了多项创新,例如增加非公开转让与配售、增加减持方式,提出一系列做市交易试点举措、增加个股流动性和抑制价格大幅波动等。
有机构人士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二级市场对VC来说是一个退出方式,但是其阶段性的涨跌和机构关联很有限:“除非是出现一些系统性的问题,大家可能考虑在一级市场投资策略的调整,除此之外二级市场的涨跌对我们其实没有太大影响。机构卖股票都是交给专业的第三方大宗交易来做,减持这个动作可能会持续几年,况且VC/PE的量放在2000多亿的规模里也是很小的。解禁减持只是短期行为,我们肯定还是更关注公司的长期成长性。”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81605